Search


【所有的醫師都是希望病人被治好之後「不要再回來了」,而非「歡迎(因為我的服務好而)再度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所有的醫師都是希望病人被治好之後「不要再回來了」,而非「歡迎(因為我的服務好而)再度光臨。」】
(文轉自:林靜儀 醫師)
______ 關於是否醫療服務業,在半年多前我也發表過我的想法,有很多人支持,但也很多專家提供不同想法給我;其中一個論述如同上午陳部長所說「職業不分貴賤」,這部分我認同;也就是說,不該認為醫療高於其他服務業而強調醫療與服務業之差別。這也是必須檢討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對於各種服務業的不尊重,動輒摔盤子拍桌子「叫你們家經理出來」,是非常糟糕的文化。
不過,商家可以選擇不賣產品,員工可以選擇不提供服務;但是醫療人的天職卻不可以見死不救,這是醫療倫理的底線。
各種服務業也都有其「專業」,與醫療之專業不該有職業種類之高低,這無庸置疑 (例如電信服務、資訊服務的專業對我們來說就是隔行如隔山,一個鍵錯就可以人仰馬翻乖乖捧著主機去求救);但是醫療業務被賦予了「無營利」「不圖利」的重要精神,也被期待除了「不傷害 (no harm)」原則之外要能夠協助病患重回健康;除了慢性病需要長期規律照顧之外,所有的醫師都是希望病人被治好之後「不要再回來了」,而非「歡迎(因為我的服務好而)再度光臨」;這和我們一般「消費型的服務業」是有巨大差別的。
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服務業,也藉此重新檢視過去對於醫德的無限上綱吧。
老實說,林部長剛上任的時候,也是因為不熟悉如何應對媒體,而出現了幾次「看到會讓人腦充血」的標題報導;但是後來與各團體積極溝通討論之後,大家肯定彼此都是願意讓台灣更好的。
陳部長大概不知道,其實前幾年在年輕醫師群組裡面已經流行了新的「醫師誓詞」(如附圖);雖然有點誇大戲謔,但是這或許可以說明,為甚麼過去政府很多決策,醫師在世代之間的想法有極大差異。因為健保20年過去,現在年輕醫師們所面對的,跟他們的老師已經不一樣了。
-----------
還是把正式版的醫師誓詞貼在這邊供參考
准許我進入醫業時:
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。
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;
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;
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的顧念:
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;
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;
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;
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,國籍,種族,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;
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,自從受胎時起;即使在威脅之下,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。
我鄭重地,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定。
--------------日內瓦宣言
世界醫學協會一九四八年日內瓦大會採用
來自台大醫學系網頁
http://www.med.ntu.edu.tw/main.php?Page=A4B3


Tags:

About author
●合作邀約:[email protected]
【白天是個專職的護理師,但是晚上就會透過一支畫筆變身成愛畫畫的小女孩。】
View all posts